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客家達人館

客家達人館

客家達人館

 

客家是個遷徙的族群,因為遷徙,所到之處大多是位居劣勢的蠻荒或邊陲之地,所以必須適者才能生存,而為求生存必須刻苦耐勞、汰弱存菁、團結合作並融入當地;而因一路南遷將中原語言文化往南傳遞,在落地墾荒的過程中除了延襲華夏文化、傳承中原各種生活技藝外,也因通婚、通商之互動而吸納融合在地習俗文化,從開山闢林、修橋造路、創建家園,到造鄉造鎮成為當地拓墾大戶、地方鄉紳,甚至以開發國土、教化百越、繳稅納糧有功而成為加官進爵之賢達人士;這樣的奮鬥歷程與不斷的血緣演化,的確讓客家成為一個特殊的族群,因而美國天主教神父拜爾德耳(Dyer Bell),百年前在大陸客家原鄉嘉應州傳教,就曾在其著作《客話易通》和《客話淺說》兩書之序文中評:客家祖先之歷經變亂,流離轉徙,老弱已淘汰,存者均屬少壯,「此乃中華民族中之精華,有如牛乳中之乳酪一般」。

 

遷徙到新北市的客裔族群亦如是。包括追溯到西元1634年明末清初從閩西來台的漳州、汀州客,及日據、光復以後才從本島各地客庄遷入的客裔。前者,從淡水登陸後屯居在目前淡水鄧公路一帶,開墾有成後集資將故鄉定光古佛信仰文化移台建造了淡水「鄞光寺」;其後清朝時期的胡焯猷先生(貢生)移墾事蹟最受後代子孫推崇,他先後開發泰山、迴龍、新莊、板橋,並成立「明志書院」;近代名人前總統李登輝、音樂家江文也之祖先,也是開發三芝並世居當地的汀州永定老客。後者,係西元1930-40年代大量來自桃、竹、苗客家鄉親,散居在板橋、新埔、江子翠,多數從事木工、水泥工、建造工;隨後,西元1950-60年代高屏六堆吳文華先生創立萬家香醬園工廠,李進枝兄弟成立資生堂工廠,曾水照先生成立了葡萄王企業公司,引進家鄉很多勞工人力。這些先後定居在新北市的客家族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以「日久他鄉即故鄉」的客家精神世代在新北市打拼,早已成為這個新城市的磐石之一。然因客家屬少數且文化較居弱勢的情況下,加上前者經歷百年以上數個世代後,後代子孫大多已福佬化,咸不知或不承認一己為客裔者眾;而後者也在此多元種族的新城市中,逐漸成都市隱形人,致使無人記取這些曾在新北市默默流血流汗奉獻一生,帶動城鄉發展、地方繁榮居功厥偉的客家先人、前輩之事蹟,更無法為世人或後代子孫樹立一個學習的楷模與典範。有鑑於此,本局資料庫網站建置成立「新北市客家達人舘」,就是希望將在本市各行各業表現傑出的客籍鄉親之資料與貢獻事蹟有系統的建檔,表彰其在異地有限資源中白手起家的故事,或展現客家人勤儉樸實、堅毅果敢的一面,作為客家後裔或世人引為學習之標竿。

 

本館首列「金客獎」項目,用以建置本局歷年舉辦之「金客獎」獲獎之客家賢達人士資料;續設有「學術藝文界」、「工商產業界」、「公益及其他領域」等項目,分類蒐羅設籍居住或事業立案於本市且熱心參與客家事務之各行各業達人;另尚增設一「人才庫」,目的如黃頁般之客家人才庫,以建檔列冊、提供本市之各行各業專才客籍人士為主。

 

最後本局特別申明,本館所臚列之各行各業賢達人士,僅就其善行義舉及發達事蹟予以表揚,並不涉個人私領域之事務;且本館歡迎各界依前揭要點推薦人選,本局將彙整其資料並定期延聘公正人士審查,經認可者將逐年增補建檔並公佈。前往達人館網站

 

 

瀏覽數